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水原報道
7月12日傍晚,中國隊將在龍仁龍體育場繼續出擊東亞杯賽。此前在7日,他們剛以0比3不敵韓國隊,外界哀嚎一片,而日本隊次日6比1大勝中國香港隊,看似國足前景十分兇險。不過針對次戰,久爾杰維奇已經做好了準備,國足上下也準備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下一個強敵。
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,但歷史往往是驚人的相似,甚至帶有某種巧合。3年前東亞杯,中國隊首戰也是0比3輸給韓國隊,日本隊6比0輕取中國香港隊。那時候,幾乎所有人都對國足次戰日本很不看好,更何況由揚科維奇臨時掛帥的隊伍,還是以U23亞運隊為班底組建,只是加上蔣光太、譚龍兩名超齡。此外,日本隊那一次還是主場作戰,賽前各種利好都是明顯傾斜主隊。
但恰恰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,中國隊最終0比0逼平日本隊,爆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冷門。當然在那場平局的背后,也有日本隊主教練森保一更換一整套首發11人的事實。即便如此,那樣一場0比0也足以給現在這支中國隊提供借鑒和思考。
特別是日本隊在最近幾天訓練中,再次流露出大面積輪換的念頭。10日傍晚,眾多在首輪并未出場的球員,如細谷真大、田中聰、長友佑都,均得到森保一的重用,據稱后者還有打算變陣,由近期主打的343改為442,也許中國隊這一次又有可乘之機?
作為3年前戰平日本的親歷者,陶強龍也向本報記者分享了那場0比0的成功經驗:“在整體上,大家還是得要多多溝通,然后注意互相保護,并且更多地、積極地參與補位和跑動,同時做到思想統一。”三年前的那場比賽,中國隊一直是處于守勢,僅完成了2次射門。而日本隊共有18腳攻門,其中射正7次。此外,角球數也達到11比3,在控球上,日本隊更是有59%的絕對優勢。可以說在承受狂風驟雨般的狂攻之后,中國隊才艱難地守住1分。
也正因此,有很多人都在猜測:再次在東亞杯對陣日本,中國隊是否還會更加側重于防守?巴頓表示:“我們首先還是做好防守,對我們隊來講,日本隊的整體實力更加強大,但我們還是要做好自己,然后盡量少犯錯誤,少給對手機會。”而從近幾天的訓練情況來看,種種跡象表明:中國隊也將會在戰術層面做出改變,比如外界所熱議的5后衛陣型,就有可能橫空出世。
但實際上,5后衛戰術之于久爾杰維奇并不陌生。當初帶男足亞運隊,他就曾在中韓對抗賽二番戰,以及亞運會1/4決賽再次對韓使用這套打法。包括執教05/06年齡段國青隊時,小組賽末輪對陣最終的冠軍澳大利亞隊時,國青隊當時也是主打5后衛體系。
尤其是在金華的那兩場比賽,與目前的情況頗有幾分相似。首戰韓國,久爾杰維奇就是使用的一套4231陣型,結果亞運隊1比3落敗,在過程和結果上均是處于下風。然而4天后第二次對韓,亞運隊改打541陣型后,最終一球小勝。值得注意的是,當時,久帥只有兩堂課針對新陣型進行演練,但此番在韓國,除了8日的恢復性訓練,中國隊可以利用9日至11日總共三天時間,全面強化這套新戰術、新陣型,這對于久爾杰維奇來講,也算是難得的一個喘息之機。
只是想要復制在金華的1比0取勝,多少還是有些難度。畢竟東亞杯不同于熱身賽,而且,那一次久帥在金華能夠制造冷門,也是得益于隊中擁有三名超齡球員的優勢(備注:中國隊由譚龍、高天意和巴頓坐鎮,韓國隊當時是以純亞運隊年齡段人員參賽)。相比之下,此番能否收獲一場平局,從而確保在積分和排名上至少不遜于上屆東亞杯,這是中國隊面臨的一個目標。對此,巴頓作為過來人也直言:“面對不同的對手采取不同的戰術,也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不同的戰術,能夠限制住對手的發揮,盡最大的可能表現自己。”
此外,倘若追溯在金華擊敗韓國隊,以及3年前東亞杯逼平日本隊的比賽過程,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特別是守門員的發揮,也正因此,顏駿凌的表現同樣引起關注:“作為國家隊球員,壓力肯定是一直有,同時這是一種責任,也是一種動力,我也希望后面的比賽能越打越好。”他說。